7月16日消息,据报道,国家疾病预防控制局与中国气象局于7月15日18时联合发布了高温健康风险预警。预计在7月15日20时至16日20时期间,华北南部、黄淮、江淮、江汉、江南北部、西南地区东部、西北地区中部和东部以及内蒙古西部和新疆等地将出现高温天气,健康风险较高,已启动黄色预警。
此次高温预警特别指出,有四类人群在高温天气下需要格外注意,以防范潜在的健康风险:
对于老年人和孕妇,建议在高温时段尽量避免外出,减少户外活动。若需外出,最好有人陪同,并在出现身体不适时及时就医。这主要是因为老年人身体机能下降,对高温的适应能力减弱,而孕妇在高温环境下可能面临脱水、中暑以及对胎儿健康不利的风险。
儿童由于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完善,更容易受到高温影响导致脱水和中暑。因此,同样建议儿童避开高温时段外出,减少剧烈运动,务必由成人陪伴,并及时补充水分。
患有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在高温天气下病情容易加重。他们需要严格遵循医嘱,避免在高温时段进行户外活动,并密切关注自身状况,一旦感到不适应立即就医。
从事户外作业的人群,由于长时间暴露在高温环境中,是中暑的高危人群。建议他们合理规划作业时间,避免在最炎热的时段工作,并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使用防暑降温用品,做好个人防护措施,如穿戴透气性好的衣物和遮阳帽。
总体而言,当前的高温天气需要我们提高警惕,尤其是要防范热射病。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危及生命。
据了解,热射病虽然发病看似突然,但实际上有一个病程累积的过程。其防治的关键在于“早发现、早降温、早送医”。公众应提高对热射病的认识,做好针对性的防护措施,以确保平安度夏。
在室内环境中,保持良好的通风至关重要。可以借助空调、风扇等设备来降低室内温度。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及时补充水分和电解质饮料,避免饮用含酒精或糖分过高的饮料,以免加剧脱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