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脸识别新突破:一眼识疾病

未来,扫一下你的脸,就能知道你得了什么病。

这不是在开玩笑,最近的一项研究成果,让我们看到了这种可能性。

北大研究团队开发出一个 AI 系统,据说可以通过热成像仪扫一下脸,就能检测出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等慢性疾病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这个 AI 系统还能用来预测衰老状况和健康状况,未来甚至有可能用于检测心血管疾病。

也许和大多数人一样,刚看到这个研究时,我也觉得它顶多是个实验室成果。但经过一番调查后,我发现这类技术其实科学家们早就开始研究了,并且已经有了不少实际应用的案例。

例如,不少护肤企业都推出了扫脸推荐产品的应用,可以利用面部识别技术,帮助用户获取皮肤状况。

整个过程基于皮肤病学分级系统进行评估,能达到几乎与皮肤科医生同等的水平。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甚至在过去几年,他们还基于这项技术开发出一种硬件设备,可以安装在手机上,使摄像头能够捕捉到更多面部细节,几分钟内就能生成一份完整的皮肤研究报告。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除了识别最基本的皮肤状况,人脸识别还能帮助我们诊断很多其他疾病。

早在 2014 年,一家名为 FDNA 的美国公司就开发出了一个名为 Face2Gene 的“扫脸看病”应用程序。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基本上关注这个领域的都知道他们的大名,相关的报道也不少。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Face2Gene 只看脸就能对人进行基因筛查,专门用于诊断各种罕见的遗传综合征,还能检测一些自闭症类的情绪疾病。

到目前为止,它已经可以准确识别出 300 多种疾病。

几年前,Face2Gene 就提前帮助一个小女孩诊断出了 Wiedemann Steiner 综合征(一种基因突变导致的罕见疾病),当时各种典型的躯体症状还没有出现。

而且今年年初,日本针对 Face2Gene 进行了一项研究,结果发现它在筛查先天性变形综合征时的准确率高达 85.7%。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也就是说,医生在诊断前用它作为初筛工具完全没问题,许多医院也是这么做的。

据《泰晤士报》报道,英国的一家医院使用 Face2Gene 为儿童筛查基因疾病,可以在几秒钟内识别出 2000 多种面部特征,帮助医生节省了不少精力。

类似的技术还有很多。就在上个月,墨尔本大学的一个研究团队也开发出了一种工具,可以通过识别面部肌肉来判断是否中风,准确率也高达 82%。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另外,在老龄化严重的日本,他们对 AI 辅助诊断技术也十分重视。

今年的 CES 展会上,日本电气 (NEC) 的一款新产品获得了人工智能创新奖。只需要 10 秒,就可以根据一个人的脸部估算出他的脉搏率、氧气水平和呼吸频率。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而且 NEC 还打算在多模态生物特征认证方面投入更多精力,也就是说,除了识别脸部,还要识别虹膜等,这样可以提高检测的准确率。

近年来,识别脸部看病的产品越来越多,但大家心中可能还存在一个疑问:仅仅依靠面部识别,怎么能看出这么多病?

实际上,这背后有非常严谨的科学依据。人脸的生长是由基因决定的,大约有 6000 多种基因与人脸的长相有关。

如果缺少某个基因,或者其中一个基因发生了突变,都会立即反映在人脸上,比如影响眉毛、鼻底或脸颊的形状等等。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理想情况下,仅仅依靠面部识别,就能诊断出唐氏综合征、儿童早衰症等上千种基因类疾病。

但在通常情况下,我们提到的这些细微变化,光凭肉眼可能连医生都察觉不到。相比之下,AI 的敏感度要高得多。

就拿 Face2Gene 来说,它可以在极短的时间内对面部数据进行数百万次运算,包括眼睛的斜度、睑裂的宽度、耳朵的高度等等,它都可以详细地量化分析,然后列出可能的疾病。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此外,面部各个区域的温度也会根据不同的疾病发生细微的变化,比如我们开头提到的识别高血压和糖尿病,就是基于这个原理。

系统会先通过热成像仪扫描出人脸部的 3D 图像,然后根据不同区域的温度状况,预测可能出现的慢性病。鼻子变冷和脸颊变暖是血压升高的明显迹象。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当然,使用 AI 面部识别看病,并不是要取代医生,本质上它只能帮助医生做特定疾病的初筛。

原本判断一种疾病,可能需要检查与面部表情相关的 6000 多种基因,如果使用 AI,在它的筛查下,通常检查一两种基因就能完成。

但是,AI 要实现这一切,除了需要强大的算法,还需要充足的患者数据。

这是这类 AI 目前需要解决的头号难题。还是以 Face2Gene 为例,尽管它在识别某些基因疾病方面的准确率已经相当高了,但仅限于白人患者,如果更换肤色或种族的患者,可能就无法诊断出来了。

人脸识别又进化:扫一下 我就知道你得了啥病

出现这种差异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们用来训练的数据库中,大部分是欧美那边白人患者,其他肤色或种族的患者数据很少。

例如,在欧美地区,判断唐氏症的一项标准是看眼睛是否向上倾斜,但在东南亚,许多正常人的眼睛也有这种特征。

因此,针对不同种族和肤色的患者,AI 算法还需要设定好对应的评判标准。

无论如何,AI 看脸识别病总归是一种利好你我他的技术。

我真的很期待在手机上上线这类应用,扫一下脸就能看病,那多方便啊。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审核删除。
(0)
Rain科技Rain科技
上一篇 2024年 7月 29日 上午2:22
下一篇 2024年 7月 29日 上午4:26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欢迎来到AI快讯网,开启AI资讯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