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全球风险投资市场经历了一轮颇为动荡的时期,而人工智能(AI)领域无疑成为了这股浪潮中最耀眼的明星。根据美国知名研究机构Crunchbase与PitchBook-NVCA联合发布的最新报告,截至2025年3月31日的第一季度,全球风险投资市场呈现出自2022年中以来最为强劲的复苏态势,这很大程度上归功于AI领域投融资活动的显著升温,扭转了此前一段时间的颓势。
PitchBook的报告进一步指出,虽然2025年第一季度全球风险投资交易数量同比下降了约32%,仅为7551件,但交易总价值却实现了惊人的增长,同比大幅上涨53.46%,达到1263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180亿元)。这种“量跌价涨”的现象清晰地表明,资金正在高度集中于少数几个领域,尤其是AI和机器学习。数据显示,AI和机器学习领域在一季度内完成了2101笔交易,总交易额高达731亿美元,占据了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57.87%,几乎占据了半壁江山,足见其吸引力。
美国AI公司OpenAI在这一季度内的表现堪称现象级。3月31日,OpenAI宣布完成由软银领投的巨额融资,金额高达400亿美元,公司估值也因此飙升至3000亿美元。这笔交易不仅占据了美国风投资金的一半以上,更是占据了全球风险投资总额的三分之一。OpenAI的活跃表现无疑为全球风投市场注入了强心剂,加速了AI领域投融资活动的升温,也进一步巩固了美国在AI领域的领先地位。
值得注意的是,与美国市场的火热景象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地区投融资市场则显得相对低迷。虽然交易金额不小,但交易数量明显偏少。2025年第一季度,亚洲地区总交易数量仅为2063件,总交易额仅为122亿美元,占比不到全球总额的10%。这一数据反映出全球风险投资领域“西升东降”的趋势,也凸显了亚洲地区在吸引全球资本方面面临的挑战。分析人士认为,这可能与亚洲地区某些领域监管政策收紧、初创企业估值调整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有关。
并购市场方面,2025年第一季度同样展现出强劲活力。Crunchbase的报告显示,今年一季度全球初创公司并购市场活动达到了自2021年以来的最强劲水平,退出总额达到了710亿美元。其中,Google宣布将以320亿美元收购网络安全公司Wiz Inc.,这有望成为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初创公司风投并购交易。软银集团、Scopely公司、CoreWeave等也相继完成了多笔大额并购交易,显示出大型企业对于新兴技术和业务模式的强烈需求,也为早期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退出渠道。
尽管全球风险投资市场总体呈现出增长态势,但一些投资专家也对未来市场表达了谨慎的看法。他们认为,随着风险投资基金承诺的减少,未来市场可能会面临资金短缺的风险。同时,随着AI领域竞争的日益激烈,新成立的初创公司将面临越来越大的融资压力,种子轮融资同比下降了14%,这也预示着早期创业的难度正在增加。在此背景下,初创企业需要更加注重商业模式的打磨和商业化落地,只有拥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和市场前景,才能赢得投资者的青睐,实现可持续发展。毕竟,风投追逐的是利润,而不仅仅是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