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发科天玑9400+引领:AI融合芯片,移动游戏步入T0级体验新时代

近日,联发科在深圳成功举办了天玑开发者大会2025(MDDC 2025),本次大会以“AI随芯,应用无界”为主题,深入探讨了生成式AI与SoC融合对移动生态发展的推动作用。在移动技术领域,AI已不再仅仅是算法和模型的代名词,而是正在成为驱动智能手机、应用程序及游戏等核心应用场景智能化升级的关键引擎。通过将AI深度融入芯片设计,联发科正致力于打造更智能、更高效的移动体验。

为了进一步加速AI在终端侧的应用落地,并引领终端智能向“主动演化”阶段迈进,联发科在大会上重点推出了以旗舰芯片天玑9400+为核心的全新AI开发套件。该套件并非单一的产品,而是一个覆盖芯片、工具和优化调校等环节的完整解决方案。 相较前代产品,天玑9400+的AI性能提升了25%,推理解码能力也增强了20%,无论是在通用AI运算还是处理端侧大模型方面,均表现出色。 这种性能的提升,使得开发者能够更容易地将复杂的AI功能集成到移动应用中,从而创造出更具创新性和实用性的产品。

联发科天玑9400+引领:AI融合芯片,移动游戏步入T0级体验新时代

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移动游戏行业近年来正经历着深刻变革。随着《黑神话:悟空》等国产游戏荣获国际奖项,以及《绝区零》、《鸣潮》等新生代作品的涌现,玩家对游戏品质的期望日益提高。高帧率、高画质和低功耗成为了衡量游戏体验的全新三大标准。 针对这一趋势,联发科在MDDC 2025上展示了一套全面的解决方案,该方案以芯片为基础,以工具为桥梁,以游戏技术为驱动,以AI为灵魂,旨在构建一个涵盖开发、调优和玩法设计的完整技术生态,从而推动游戏体验实现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天玑9400+芯片无疑是联发科为打造“T0级游戏体验”而推出的“超级引擎”。 极致的游戏体验绝非单一性能的突破所能实现,而是需要平台级的系统协同能力作为支撑。 基于这一理念,联发科构建了天玑平台的全链路能力体系,而天玑9400+正是这一体系的核心算力引擎。 该芯片在图形处理能力方面继续保持着安卓GPU的领先地位,并配合天玑星速引擎游戏技术,为玩家带来“满帧一条线、功耗一路降”的极致流畅体验。这意味着玩家在享受高画质游戏的同时,无需担心手机过热或电量快速消耗的问题。

联发科天玑9400+引领:AI融合芯片,移动游戏步入T0级体验新时代

为了进一步提升游戏开发效率,联发科还推出了Dimensity Profiler,这是一款专为游戏开发者打造的全性能一站式分析工具。在Android平台,长期以来缺乏此类全面、智能化的分析工具。 Dimensity Profiler的推出填补了这一空白,它涵盖了CPU、GPU、NPU、内存以及系统底层等关键性能维度,并提供微秒级的函数调度追踪功能,帮助开发者精准定位性能瓶颈和渲染异常,从而大幅提升开发效率并优化游戏性能。

联发科天玑9400+引领:AI融合芯片,移动游戏步入T0级体验新时代

联发科的星速引擎也在今年迎来了全面升级,围绕“全星流畅、全星速度、全星沉浸”三大方向,进一步释放了天玑平台在游戏场景下的体验潜力。 例如,联发科的新一代天玑倍帧技术,借助硬件级算法,可以在原生30帧的基础上实现60帧的流畅体验,同时将功耗相比原生60帧降低48%。 此外,星速引擎的自适应调控技术已被多款重负载游戏采用,通过动态调配算力资源,实现了“满帧一条线,功耗一路降”的理想效果。 这意味着玩家可以在更长的时间内享受高质量的游戏体验。

联发科天玑9400+引领:AI融合芯片,移动游戏步入T0级体验新时代

在“沉浸感”方面,联发科持续推动移动端硬件光追技术的发展。从最初支持60帧的光追效果,到如今率先突破90帧的光追,联发科致力于为玩家带来更加逼真的光影效果。 在与游戏《暗区突围》的合作中,联发科成功实现了PC级别的骨骼模型效果,将动态光影延伸至人物和场景之间的每一个细节,为玩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真实沉浸感。 这充分体现了联发科在技术创新方面的实力和决心。

联发科天玑9400+引领:AI融合芯片,移动游戏步入T0级体验新时代

此外,联发科还通过软硬件协同的全链路开发体系,将AI与游戏进行深度融合,为移动游戏行业打开了通往AI时代的新入口。 例如,在热门游戏《王者荣耀》中,联发科与腾讯游戏语音团队合作,首发端侧AI实时语音转文字功能,极大地提高了语音转换速度和指令响应效率。 在另一款备受关注的游戏《永劫无间手游》中,联发科与网易伏羲实验室合作,将大模型在端侧落地,实现了NPC与玩家的即时互动和战斗配合。 这些创新应用不仅提升了游戏体验,也为移动游戏的发展方向提供了新的思路。

总体而言,MDDC 2025不仅展示了联发科在单点性能上的突破,更呈现了一个支持游戏与AI应用共生的技术生态的跃迁。 从芯片性能的提升、开发工具的完善到用户体验的优化,联发科正在将“天玑”从一个单纯的性能标签升级为一个体验基准,重构芯片与生态之间的价值连接方式,并以此推动整个移动产业链迈入一个以AI体验为优先的新时代。 这种转变预示着未来移动设备将更加智能化、个性化,为用户带来更加丰富和便捷的应用体验。

免责声明:本网站内容主要来自原创、合作伙伴供稿和第三方自媒体作者投稿,凡在本网站出现的信息,均仅供参考。本网站将尽力确保所提供信息的准确性及可靠性,但不保证有关资料的准确性及可靠性,读者在使用前请进一步核实,并对任何自主决定的行为负责。本网站对有关资料所引致的错误、不确或遗漏,概不负任何法律责任。任何单位或个人认为本网站中的网页或链接内容可能涉嫌侵犯其知识产权或存在不实内容时,可联系本站进行审核删除。
(0)
AI快讯网编辑-青青AI快讯网编辑-青青
上一篇 2025年 4月 13日 下午6:02
下一篇 2025年 4月 13日 下午8:30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

欢迎来到AI快讯网,开启AI资讯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