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市场研究机构Techinsights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继续保持回暖态势,出货量同比增长9%,总量达到6870万台。这是国内手机市场连续第五个季度实现增长。
这一轮复苏主要得益于厂商库存逐步恢复正常、渠道建设稳步推进以及消费者信心的回升,尤其是在房地产市场担忧情绪缓解后,整体经济环境有所改善,进一步推动了消费意愿。
除了市场自身修复带来的增长外,国家推出的3C消费电子产品补贴政策也成为本季度销量提升的重要推手。这类补贴政策,通常会对特定品类的产品进行价格优惠,刺激短期内的消费需求。
这项政策有效释放了此前被压抑的换机需求,为整个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当然,补贴政策的效果具有短期性,长期来看,厂商仍需依靠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来保持竞争力。
从品牌表现来看,市场格局在本季度出现了明显变化。华为以20%的市场份额重回第一,小米则以19%的份额紧随其后。这一变化反映了消费者对品牌和产品的选择正在重新洗牌,也显示出国内品牌在技术和营销策略上的不断进步。
OPPO(含一加)和vivo分别以16%和15%的市场份额位列第三和第四位,出货量同比基本保持稳定。这说明OPPO和vivo在线下渠道和用户忠诚度方面仍然具有优势。
相比之下,荣耀和苹果的表现略显疲软,增速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出现小幅下滑,双双以13%的份额排在第五和第六位。苹果的下滑,可能与新机型的价格和创新未能完全满足消费者预期有关;而荣耀的表现,则可能受到市场竞争加剧的影响。这两个品牌的后续表现仍然值得关注。
从整体市场集中度来看,本季度前六大品牌合计占据了96%的出货量份额,相比去年同期提升了1个百分点。这意味着留给中小品牌和新进入者的发展空间正变得越来越小,市场竞争日益向头部集中。尽管小品牌生存空间受挤压,但细分市场和差异化策略仍然是它们突围的关键。例如,专注于特定用户群体或主打某种特殊功能的手机,或许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市场空间。此外,在供应链管理、营销推广和渠道建设等方面,小品牌也需要付出更多努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