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科技2月23日消息,近日,中国铁路国际有限公司吉尔吉斯斯坦分公司发布了《中吉乌铁路(吉尔吉斯共和国境内段)先期开工段三座隧道工程施工总承包项目资格预审公告》,这标志着中吉乌铁路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段的先期工程即将正式拉开建设序幕。这一消息无疑为区域互联互通注入了新的活力。
中吉乌铁路项目,是连接中国、吉尔吉斯斯坦、乌兹别克斯坦三国的战略性基础设施项目,备受各方关注。该项目由三国元首亲自推动,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下合作的标志性工程,也是中国与中亚地区实现互联互通的关键一环。它的建设将极大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提升贸易效率,并深化三国之间的战略合作。
回顾去年12月27日,中吉乌铁路项目启动仪式在吉尔吉斯斯坦贾拉拉巴德隆重举行,这一重要事件标志着项目前期工作取得了显著进展,为后续的正式开工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启动仪式的成功举行,不仅彰显了三国政府对该项目的高度重视,也预示着中吉乌铁路即将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
根据规划,中吉乌铁路起自中国新疆喀什,穿越吐尔尕特山口进入吉尔吉斯斯坦境内,然后向西途经吉尔吉斯斯坦边境城市贾拉拉巴德,最终抵达乌兹别克斯坦东部城市安集延。这条铁路的线路选择充分考虑了地势、经济发展等多方面因素,力求实现最佳的运输效率和经济效益。
在项目分工方面,中方将负责中国境内段的建设工作,乌方则负责乌兹别克斯坦境内段的升级改造。而对于最具挑战性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段,三国政府授权企业合资成立了专门的中吉乌铁路有限公司,负责该段的融资、建设和运营,这种模式充分体现了合作共赢的精神。这种合作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降低项目风险,确保项目顺利推进。
项目计划于2025年7月正式开工建设,工期预计为6年。这意味着我们将在未来几年内见证这条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铁路逐渐建成。作为中亚铁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吉乌铁路的建成,将进一步完善该地区的交通运输体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持。然而,考虑到中亚复杂的地形气候,以及国际地缘政治的复杂性,项目建设面临诸多挑战。有效的风险管理和国际协调显得尤为重要。
此次先期开工的吉尔吉斯斯坦境内段起自中吉边境的吐尔尕特山,途经阿尔帕翻越莫尔多套山,跨越阿拉布卡河,到达马克马尔设换装站。然后,线路继续向西翻越费尔干纳山,并利用经过贾拉拉巴德以北的既有铁路通道,绕过贾拉拉巴德城市向南延伸,最终设立贾拉拉巴德南站,直至吉乌边境。线路的设计充分考虑了既有设施的利用,以降低建设成本,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线路全长304.94公里,其中吐尔尕特(吉)至马克马尔段为标准轨距,长167.537公里;马克马尔至贾拉拉巴德段为宽轨,长138.768公里。沿线共设置20座车站,以满足当地的客货运输需求。轨距的转换也是跨境铁路建设中常见的技术挑战,需要周密的规划和设计。
该线路沿线地形复杂,桥梁和隧道众多。全线共计有桥梁46座,总长15.083公里;隧道27座,总长103.86公里。桥隧总长达到117.95公里,桥隧比高达39%。这种高桥隧比反映出该地区复杂的地质条件,也意味着工程建设的难度和成本都将较高。高比例的桥梁和隧道,也对铁路的后期维护和运营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本次招标共分为3个标段,均为隧道工程,显示了前期工程的重点和难点。纳伦1号隧道为ZJWZQ-1标段,招标暂估金额为16亿元人民币,建设地址位于纳伦州阿特巴希区和阿克塔林区。科什特伯隧道为ZJWZQ-2标段,招标暂估金额为14亿元人民币,建设地址位于纳伦州科什特伯北境内。费尔干纳山隧道为ZJWZQ-3标段,招标暂估金额为12亿元人民币,建设地点位于贾拉拉巴德州托古兹托罗区和苏扎克区。这三个隧道的建设,将是整个项目的关键控制性工程。隧道施工面临地质复杂、安全风险高等挑战,需要经验丰富的施工团队和先进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