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科技3月23日消息,据报道,我国首座9000吨级气膜粮仓完成仓体充气成型,标志着我国新一代现代化粮仓正式迈入应用新阶段。
这座气膜粮仓仓体高度达33米,直径24米, 可储存粮食9000吨,仓容较前代技术提升20%,储量较之前的试验性气膜粮仓增加了1500吨。这不仅体现了单体粮仓容量的显著提升,也反映了我国在气膜技术应用于粮食存储领域的不断突破。
在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针对新型智能电动风机调试、周边场地防护覆盖、充气倾倒模拟、看护责任分工等进行了科学优化,仅用时33分钟便完成仓体充气成型,充气速度比之前提升了近三倍。充气速度的大幅提升,意味着更短的建造周期和更低的建设成本,对于大规模推广气膜粮仓具有重要意义。
此次建成的气膜粮仓采用了多项创新技术, 包括深化壳体穹顶尺寸、增加膜材疏水疏油涂层、革新电动智能风机气压电控联动系统等,不仅提升了单仓储量、自洁性能和观感,还增强了仓体的防水性、保温隔热性和气密性。 这些技术革新从多方面提升了粮仓的性能,也为粮食的安全存储提供了更加可靠的保障。
这些技术革新有效控制了粮仓内的温湿度,保障了粮食储存期间的稳定和新鲜,最大限度减少了损耗,实现了节能减排, 是对我国第四代储粮仓施工工艺及技术装备的又一次迭代升级。减少粮食损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方面至关重要,通过技术创新实现节能减排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据了解,与此仓同期施工的气膜粮仓共计五座。 在建造过程中,项目团队将创新使用自主研发的电动喷射混凝土机械臂、仓内安全电压系统、云端多功能气压监测系统等智能新技术,助力今年11月全面完成主体结构施工。这些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将进一步提升粮仓建设的效率和安全性。
这座9000吨级气膜粮仓的建成, 不仅展示了我国在粮食仓储领域的技术实力,也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供了有力支撑。从更广泛的视角来看,气膜粮仓的推广应用,有助于提高我国粮食储备能力,应对可能的自然灾害或国际市场波动,对于维护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未来,随着更多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我国粮食仓储技术将朝着更高效、更环保、更智能的方向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