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科技3月25日消息,据媒体报道,我国自主研制的C919大型喷气式干线客机再传捷报。
该机型已陆续获得巴西、新西兰、澳大利亚及俄罗斯等国的适航认证,这意味着中国大陆航空制造标准正加速与国际接轨,为C919开拓海外市场铺平道路。值得注意的是,适航认证是飞机进入特定国家或地区市场的先决条件,获得越多国家的认证,意味着C919的市场潜力越大,也反映出其设计和制造水平正在获得国际认可。
国际认可背后,是C919突出的市场竞争力。其核心优势体现在三方面:
其一,通过大量使用新型复合材料实现机身减重,配合先进气动力设计,较同类机型降低15%-20%的油耗成本。燃油效率对于航空公司而言至关重要,直接影响运营成本。C919在这一方面的优势,无疑增强了其吸引力。
其二,采用模块化设计理念,系统硬件采购与维护成本较国际主流机型下降约30%。模块化设计不仅降低了成本,也方便了维护和升级,提高了飞机的可用率。这对航空公司而言,是实实在在的收益。
其三,购机价格较国际同类机型低10%-15%,配合国产零部件替代战略,全生命周期运维经济性优势显著。价格优势是C919打开市场的关键因素之一。同时,国产替代战略的推进,将进一步降低飞机的长期运营成本,使其更具吸引力。
市场反馈已印证其技术实力。除国内航空公司外,越南、文莱、印尼等东南亚国家航司已签署采购协议,更令人瞩目的是美国通用集团旗下航空运营公司也订购了20架。这显示了C919在全球市场上的潜力,也表明其性能和经济性得到了市场的认可。通用电气作为航空领域的巨头,其订单无疑具有重要的象征意义。
作为首款完全按照国际适航标准研制的国产干线客机,C919的国产化进程正稳步推进。
目前约40%的零部件依赖进口,但关键系统替代工程已取得突破:长江-1000A国产发动机已完成装机测试,预计2027年实现年产量150架,2028年国产化率将突破80%。国产化是保证C919长期竞争力的关键。随着国产发动机的批量生产和更多关键零部件的替代,C919将摆脱对国外供应商的依赖,提高供应链的安全性和自主性。
届时,C919将形成与波音737 MAX、空客A320neo系列全面竞争的能力。这两款飞机是目前国际干线客机市场上的主流机型,C919要与其竞争,还需要在可靠性、舒适性、售后服务等方面不断提升。
运营数据显示,自2023年5月投入商业运营以来,C919已累计安全承运旅客超100万人次,平均客座率保持在82%的高位。这充分证明了C919的运营安全性和受欢迎程度。高客座率不仅意味着航空公司可以获得良好的收益,也反映了乘客对C919的乘坐体验感到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