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固态硬盘的价格已经大幅下降,但对于海量数据存储而言,机械硬盘仍然是性价比之选。然而,如果你在购物平台搜索过硬盘,你可能曾经被一些低得离谱的价格所震惊:1TB的硬盘甚至低至50元人民币。这些硬盘为什么如此便宜?是否值得购买?
可以肯定的是,价格如此低廉的机械硬盘绝大多数都是回收的二手硬盘。这些翻新盘通常来自以下几个主要渠道:企业淘汰的服务器硬盘、二手拆机硬盘、用于挖矿的“矿盘”以及俗称的“洋垃圾”。 这些硬盘经过简单的处理就重新流入市场,往往暗藏风险。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曾经风靡一时的Chia币等加密货币采用硬盘挖矿,导致大量硬盘被用于7×24小时的高强度读写。这些“矿盘”在挖矿结束后,往往会以极低的价格被抛售到二手市场。由于长期高负荷运行,这类硬盘的寿命和可靠性令人担忧。
机械硬盘的核心部件是磁盘盘片和磁头,这些部件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磨损老化。不良商家正是看中了二手硬盘外壳的完好性,会回收这些废旧硬盘,经过简单的检测、屏蔽坏道,再贴上新的标签和静电袋,使其看起来像全新的产品。这种做法只是掩盖了硬盘的真实情况,并不能恢复其性能和寿命。
更隐蔽的一种手段是所谓的“清零盘”——即通过特殊的专业工具(比如工厂级硬盘修复软件)将硬盘的使用时间、通电次数、坏道记录等关键SMART信息全部清零。这样一来,在一般的检测软件中,硬盘就会显示为全新的状态,极具迷惑性。
有些商家甚至还会进一步“做戏”,在清零之后对硬盘进行几次通电,随便写入一些数据,以此伪装成所谓的准新盘或者“7天无理由退换”的硬盘。 这些做法旨在让消费者放松警惕,误以为自己买到了物超所值的商品。
尽管使用时间长短不一,但这些二手硬盘的共同特点是都经历过大量的读写操作,其实际寿命难以保证。有些硬盘可能刚使用几个月就出现坏道,甚至直接报废。因此,购买此类硬盘存在较高的潜在风险。
还有一种所谓的“OEM盘”或“工包盘”,指的是品牌厂商提供给整机厂商的定制版硬盘,通常不在市场上单独零售。一些人认为这种硬盘的品质和零售版相差无几,性价比更高。但实际上,这种硬盘流入二手市场的可能性较低,更常见的情况是,不良商家给二手盘贴上OEM的标签,本质上仍然是暗藏隐患的二手翻新盘。需要警惕的是,即使是所谓的“OEM盘”,其来源和质量也难以保证,存在以次充好的风险。
究竟这类二手硬盘能使用多长时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运气。用8年10年也不是没有可能,但一个月内就出现故障的情况也屡见不鲜。即使商家提供1年的店铺保修,在考虑商家有可能跑路的情况下,硬盘损坏之后的数据丢失也是难以挽回的,这对用户而言是更大的损失。
我们常说:硬盘有价,数据无价。因此,一旦硬盘的价格显得过于划算,我们首先要考虑的不是如何“捡漏”,而是要警惕二手硬盘的潜在风险。在购买全新硬盘时,务必选择正规渠道,到手后有必要对机械硬盘进行快速全盘扫描,同时查看SMART信息是否异常。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做好重要数据的备份工作,防患于未然,才能真正确保数据的安全无忧。 此外,定期检查硬盘健康状况,及时更换老化的硬盘也是重要的维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