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在中国AI产业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以阿里云为代表的科技巨头与中小企业之间,正在形成一种全新的共生协作模式,驱动着AI技术的创新和应用落地。
在全球人工智能(AI)领域竞争日益激烈的当下,中国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随着基座模型技术的开源和平权化,以及持续的迭代优化,中国的“AI之争”已经迅速从单纯的技术竞赛演变为应用领域的突破竞争。这条道路更加贴合市场需求,侧重于实际应用的突破,展现出中国AI发展的独特路径。
这种转变的核心,是以阿里云为代表的大型科技企业与中小企业之间形成的新型共生协作模式。阿里云等大厂为中小企业提供强大的技术底座和充足的算力资源,这不仅为中国AI生态注入了养分,更加速了开源生态的繁荣。而中小企业则专注于垂直领域的应用场景探索,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精准的营销推广策略以及高效的生态系统搭建,大幅提升了AI技术的商业转化效率,从而推动前沿技术在各个行业领域的快速落地。这种分工协作的模式,也更符合当前AI产业发展的现状,降低了中小企业参与AI创新的门槛,激活了整个市场的活力。
实际上,这种模式已经在一些行业峰会上涌现出来,4月9日,中小企业AI火花会·北京峰会上,十位“阿里云年度AI火花先锋”正式揭晓,这无疑是这种共生协作模式的最佳例证。这些先锋人物在过去一年里,深入AI+消费电子、AI+医疗、AI+生产力、AI+教育等多个关键领域,凭借敏锐的行业洞察力,带领各自的企业/团队攻坚克难,成功打造出一系列产品化、可落地的解决方案,有力推动AI技术在实际业务场景中的深度应用与价值释放。

他们分别是:
文石信息科技董事长兼CEO淡玉婷、艾克思未来合伙人公瑾、深维智信创始人兼CEO韩三普、福能健康体检中心院长黄守清、美高域全资子公司Micromeet副总经理及研发负责人孟文静、艾瑞数云CEO孙博、灵犀医疗创始人&CEO王则远、智能精准学创始人&CEO杨仁斌、听力熊创始人&CEO袁琳、闪极创始人&CEO张波。


用AI“激活”消费电子产品
消费电子行业长期以来被认为是存量竞争的红海市场,虽然市场规模庞大,但同时也面临着众多竞争者,市场日益饱和。然而,AI技术的出现为消费电子行业带来了新的变革机遇,一场以“重构用户体验、再造产业逻辑”为目标的创新正在悄然展开。IDC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7年,中国消费电子AI市场规模将达到372亿美元,2020—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高达14.2%,这无疑预示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正在被赋予AI能力,其中,墨水屏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文石是一家国内知名的墨水屏品牌,自2008年成立以来,已自主研发并推出了50余款墨水屏产品,广泛应用于阅读、办公、教育等领域。文石董事长兼CEO淡玉婷是该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之一。如今,文石的墨水屏产品不再局限于“不伤眼的无纸化阅读”,而是利用深度AI功能,转型为强大的生产力工具。据介绍,文石系统已经正式接入了通义千问大模型,用户可以通过文石设备调用通义千问进行文本生成、摘要提炼、内容分析等操作,并借助通义听悟完成会议纪要、笔记整理等任务,从而实现“模型即服务”的便捷体验。
AI需要广泛的、新的硬件平台落地,智能穿戴设备也正尝试开启“AI穿戴”探索。
以AI耳机为例,智研咨询的数据显示,2024年8月,中国AI耳机销售额已经占耳机品类的1.4%,与2023年8月同期相比,销量增长了763.3%,销售额增长超过14倍。艾克思未来正是抓住了这一市场机遇。今年3月,艾克思未来正式推出了AI耳机AIxFU。这款耳机以通义大模型为技术底层,主打AI记录、转写、同声翻译、AI实时对话等功能。艾克思未来合伙人公瑾认为,耳机是大模型在消费电子领域探索的一个绝佳载体。对于用户而言,声音的有效留存和高效处理将极大地提升生活和工作效率。
另一个“AI穿戴”热门选手——AI眼镜,已进入“百镜大战”的前夜。闪极是这个赛道的一位特别玩家,从“充电宝”跨界到“AI眼镜”,并在2024年推出首款AI眼镜。
2019年,“连续创业者”张波创立闪极,一头扎进充电宝赛道,依靠高端氮化镓快充技术,硬生生从红海市场撕出一番天地。2024年年底,闪极跨界AI眼镜领域,提出“AI眼镜应成为用户的个人助理”理念,并发布首款AI眼镜——闪极AI“拍拍镜”A1。目前,该眼镜已接通义千问大模型,借助通义千问在多模态识别方面的优势,可应用于复杂图片识别的场景。
大模型正在重构
教育产业价值链
教育行业通常被认为是极有可能被大模型技术颠覆的领域之一。大模型的出现为教育场景的个性化、即时性和交互性重构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创业公司可以利用这些技术撬动从智能辅导到自适应学习的多元化应用场景。
智能精准学创始人杨仁斌基于阿里云通义大模型训练出了国内首个语音端到端模型。在2024年的云栖大会上,智能精准学正式发布了全球首个超拟人一对一AI老师, 并与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心理学教授团队合作,持续打造AI老师。这款AI老师可以与孩子进行全程自然语言对话,提供一对一的作业辅导、实时学情检测与规划,具备类真人名师的专业能力和教育心理学博士水平,重新定义了AI时代下的一对一普惠教育模式。
另一方面,深耕3-15岁青少年智能硬件市场的听力熊也在创始人袁琳的带领下全面拥抱AI技术。
2023年,听力熊与通义大模型全面合作,推出了AI智能学习机,深度挖掘有趣、有用且具有粘性的青少年应用场景,例如AI趣学天团导师、AI成长伙伴、AI探索与创作等,从而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增强知识的吸收和留存,并将产品体验提升至全新的维度。目前,该产品的日活跃用户时长超过3小时,Token峰值达到28亿,充分验证了AI+教育硬件的商业化潜力。
AI,医护从业者的得力助手
今年年初,世界经济论坛发布了《人工智能驱动健康的未来:引领潮流》的报告。该报告指出,全球卫生格局正处于一个重大转变的边缘,AI在医疗领域的应用已经达到了一个关键的转折点,有望彻底改变全球医疗体系。报告预测,从2024年到2032年,AI医疗市场将以每年43%的速度增长,市场规模有望达到4910亿美元。
这是一个潜在规模达万亿美元级别的市场机遇,新一轮AI应用浪潮将加速席卷整个医疗产业。
以健康体检为例,福能健康已经将AI技术应用得“如火纯青”。院长黄守清在健康体检与健康管理领域深耕23年,积极推动大模型与健康体检垂直模型的结合,并在阿里云的技术支持下,成功研发了AI智能主检、异常管理和质控系统。该系统通过深度学习模型,从海量的体检数据中精准识别关键信息,从而显著提升健康体检主检报告的生成效率与质量。
与此同时,福能还构建了“检+管+治”三位一体的健康管理服务体系,覆盖体检、疾病管理、临床治疗的全流程,推动健康管理向精准化、个性化方向发展。
在医疗文献领域,灵犀医疗与阿里云的合作堪称典型案例。 灵犀医疗成立于2021年, 创始人&CEO王则远专注于机器学习和自然语言处理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多年。
灵犀医疗依托阿里云技术底座,将循证医学引擎与AIGC技术深度结合,在治疗方案生成、虚拟临床试验、生命科学多模态信息融合等领域实现突破。其自研EviMed医学大语言模型和循证分析智能体,在阿里云支持下实现性能飞跃,为医院、药企及医务工作者提供SaaS服务,已辅助300余家三甲医院完成1300余万次医学知识搜索与临床问题解答,并生成80余万篇医学内容。
在医疗场景的AI技术落地上,香港上市公司美高域全资子公司Micromeet给出了多种可能。
Micromeet的副总经理兼研发负责人孟文静主导研发了多语种智能翻译系统,利用通义大模型解决了医患沟通中的语言障碍,实现了医患对话的实时转录与多模态分析,从而显著提升了沟通效率和诊断精准度。此外,她还带领团队开发了超声科室专用的医疗转录与辅助系统,通过多模态数据整合,巧妙地融合了声学特征与临床对话模式,实现了超声专业术语的精准识别和高效转录。
AI提效,不再是口号
哈佛商学院联合波士顿咨询集团和宾夕法尼亚大学沃顿商学院发布了一篇题为《在参差不齐的技术前沿航行:人工智能对知识工作者的生产效率和质量影响的数据分析》的论文。该研究得出的结论是,AI能够显著提高工作质量和生产效率,甚至可以使某些任务完全自动化。研究表明,使用AI的顾问平均多完成12.2%的任务,完成任务的速度提高了25.1%。
AI对业务线的提效作用已经变得非常明显,并被越来越多的企业所实践。
在销售会话智能赛道,深维智信是行业的开拓者之一。创始人兼CEO韩三普作为连续创业者,拥有多年企业增长、战略和技术管理经验。其核心产品Megaview是国内首个基于AI技术透视全链路销售流程的SaaS解决方案,通过将大模型技术与销售管理客服质检场景相结合,实现了100%的AI自动质检全量会话及AI分析,从而大幅降低了决策成本,并帮助企业提升服务质量和运营效率。
在产业研究领域,艾瑞数云CEO孙博领衔打造了国内首个全栈式产业发展AI智能体——IDICC产业AIR。该平台以“千亿产业数据底座 + 垂直产业AI”为基础,深度融合了通义大模型的推理与高效生成能力,实现了产业链全景透视、专业报告秒生成及招商策略精准匹配推荐等功能。
IDICC产业AIR可以为咨询机构、地方政府和产业园区提供精准的数据支持和招商策略指导。
具体到效率提升方面,IDICC产业AIR仅用不到2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生成一份2万多字图文并茂的专属区域产业研究报告。该平台能够自动关联行业最新的政策文件以及全量的产业链核心企业数据,将传统需要至少一个月才能完成的研究工作量,大幅压缩至100秒内完成。
从文石墨水屏的 “AI觉醒”、艾克思未来AI耳机的 “智能跃迁”、闪极AI眼镜的 “跨界新生”,到精准学超拟人一对一AI老师、听力熊TeeniAI随身智能体以AI技术为杠杆,撬动教育产业的深刻变革;从福能健康、灵犀医疗、Micromeet以AI技术守护人类健康,到深维智信Megaview、艾瑞数云产业AIR大幅提升工作效率与决策精准度……所有这些实践成就的背后,都离不开阿里云与企业之间紧密无间的协作与共生。
阿里云以强大的技术赋能,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模型能力、算力支持以及丰富的云服务资源;而企业则以应用场景为导向,凭借对市场需求的深刻理解和快速迭代能力,将AI技术转化为市场认可的产品和服务。
一个全民参与、全球竞争的AI应用新时代似乎正在到来。
写在后面:
《AI火花集》由阿里云发起,深度聚焦AI浪潮中的破局者群像,揭开先行者如何借力阿里云大模型与云计算的技术底座,点燃创新的火花。每一份样本都是企业与阿里云共同书写的AI进化论。《AI火花集》将持续关注先锋人物及其企业,请关注后续深度报道。阿里云中小企业直播间也将策划走进企业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