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科技5月17日消息,北京天坛医院宣布,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脑机接口临床与转化病房今天正式成立。这一举措标志着中国在脑机接口技术临床应用领域迈出了重要一步。
据悉,该病房是国内首个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临床实践的专业科室。它的成立有望加速脑机接口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际应用,为患者带来新的治疗选择。
目前,该病房已经承担了“北脑一号”脑机接口设备的临床试验工作。值得关注的是,“北脑一号”的具体技术细节和适应症尚未完全公开,但可以推测其目标是解决特定脑部疾病或功能障碍。
未来,该病房肩负着更重要的使命,包括组织和推动全国多中心临床试验,这意味着未来将有更多患者能够参与脑机接口技术的临床研究,从而积累更丰富的数据和经验。此外,病房还将牵头制定脑机接口相关的伦理规范、准入标准和临床路径指南等,这对于确保脑机接口技术安全、有效、规范地应用至关重要。这些规范的制定将有助于引导中国特色的脑机接口技术发展道路,避免盲目发展和伦理风险。
病房将通过多种先进设备和技术,打造一体化的脑机接口技术平台,该平台将覆盖患者的评估、调控和训练等环节。具体而言,将采用闭环神经调控、非侵入式/侵入式BCI技术、智能康复系统等手段,旨在推动多种疑难重症患者的功能恢复和生活质量改善。例如,对于中风、脊髓损伤等导致运动功能障碍的患者,脑机接口技术有望帮助他们重新获得控制肢体的能力;对于帕金森病、癫痫等神经系统疾病,脑机接口技术则可能通过精准调控神经活动来缓解症状。
北京天坛医院强调,实体病房的建立,标志着脑机接口临床转化体系正式进入“标准化、平台化、规范化、可复制”的发展阶段。这意味着脑机接口技术将不再仅仅停留在概念验证或小规模试验层面,而是朝着大规模应用和推广的方向发展。标准化可以确保治疗方案的一致性和可靠性;平台化可以降低研发成本和时间;规范化可以保障患者的安全和权益;可复制则可以加速技术的普及,让更多患者受益。 值得注意的是,脑机接口技术的发展仍然面临诸多挑战,例如技术成熟度、安全性、伦理问题、以及高昂的研发和应用成本等。未来,需要政府、科研机构、医疗机构以及企业共同努力,加大投入,加强合作,才能克服这些挑战,真正将脑机接口技术转化为改善人类健康的强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