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科技8月10日消息,据媒体报道,近日一位女士反映,其在中公教育的培训费用在考试未通过后,退款过程异常缓慢,一年仅能退还1000元,这意味着17000元的退款需要花费17年才能全部到位。
该女士表示,为了确保能够顺利通过考试,她在2024年支付了超过2万元人民币报名参加了中公教育的培训课程。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如果她未能通过笔试,中公教育应退还17000元的培训费用。
然而,事与愿违,该女士最终未能通过考试。当她联系培训机构要求退费时,中公教育方面告知可以退款,但退款方式为每年只能退1000元。
随后,该女士寻求媒体的帮助,并在记者陪同下来到位于武汉市洪山区的中公教育培训学校了解情况。
前台的工作人员解释称,退费缓慢的原因是中公教育目前面临资金链问题,这直接影响了其退费能力和效率。
负责处理退费事宜的工作人员进一步说明,根据最新的退费政策,对于2022年至2023年的学员,如果退款金额在2万元以上,每年仅能退还1000元;若退款金额在2万元以下,则每年退还500元,直至全额退还。而对于2024年及以后的学员,退款政策有所调整,一年可以退款两次,每次退款比例为10%。
该工作人员还建议,学员可以考虑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并表示机构可以提供在线起诉系统,学员只需等待开庭即可,无需聘请律师,并且声称胜诉率“100%”,但同样需要等待。
事件分析:
此事件暴露了教育培训行业在退费机制方面存在的潜在风险。中公教育此次的回应,虽然解释了资金链问题,但“一年退1000元”的退款速度显然与合同约定以及消费者预期存在巨大差距,可能引发更多学员的质疑和不满。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培训机构时,除了关注课程质量和师资力量,了解并明确退费条款,特别是退费的时限和流程,变得尤为重要。此外,监管部门在此类事件中也应扮演更积极的角色,规范培训机构的运营行为,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避免类似情况的普遍发生。
行业背景:
近年来,职业资格考试和各类技能培训市场需求旺盛,吸引了众多培训机构的参与。然而,伴随市场扩张,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包括教学质量参差不齐、虚假宣传,以及在退费环节的推诿扯皮。部分机构可能存在过度承诺、资金周转不畅等深层问题,一旦出现经营困难,退费难的问题便会集中暴发。此次中公教育的遭遇,或也反映了行业内整体经营环境的变化以及部分机构面临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