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ain科技8月18日消息,今日,央视新闻聚焦人工智能(AI)技术被滥用的乱象,揭示了AI克隆声音在网络上引发的问题。 在一些社交平台上,博主们利用AI技术模仿知名人物的声音,并将其用于商业推广。
例如,有博主就利用AI技术仿制了奥运冠军全红婵的声音,用于推销土鸡蛋。 同样,孙颖莎、王楚钦等运动员的声音也被AI克隆,并被用于为“婵宝家土鸡蛋”进行宣传造势。
在一段被AI仿冒的“全红婵”的带货视频中,视频中的声音响起:“我是你们的婵宝,今天有事请大家帮忙,婵妹就想着帮助妈妈,让家里的生活过的更好一点,同时把老家的土鸡蛋分享给粉丝们尝尝,今天先让妈妈拿出300单老家土鸡蛋给大家放福利。” 这种以名人身份进行商业推广的方式,容易引发消费者的混淆。
评论区显示,许多网友因此误以为这是奥运冠军本人,纷纷下单购买,显示出AI克隆声音在欺骗性营销方面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
此外,这种AI声音克隆技术也扩散到其他领域,有博主“克隆”演员靳东等公众人物的声音,并进行24小时不间断的语音直播,涉嫌侵犯肖像权和隐私权。
记者调查发现,在网络平台上,AI克隆声音的技术教程和软件下载信息“随处可见”,获取和使用该技术的门槛极低。 甚至有卖家声称,只需要一分钟的语音素材,就可以轻松“克隆”任何人的声音。
针对AI生成内容日益增多的情况,为进一步规范其应用并帮助用户更准确地辨别虚拟内容,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等四部门联合发布了《人工智能生成合成内容标识办法》(简称《标识办法》),并将于2025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
《标识办法》明确规定,服务提供者在生成或合成文本、音频、图片、视频、虚拟场景等内容时,必须添加清晰可见的标识。 如果提供生成合成内容的下载、复制或导出功能,必须确保文件中包含符合要求的显式标识;同时,还应在生成合成内容的元数据中添加隐式标识,以便于追踪和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