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内AI大模型公司阶跃星辰宣布完成数亿美元B轮融资,投资方阵容强大,包括上海国有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及其旗下基金等多家国资、战略和财务投资机构,以及腾讯投资、五源资本、启明创投等知名投资机构。此轮融资规模之大,尤其在智谱公司完成30亿人民币融资后不久,打破了业界关于“2024年大模型领域最后一笔融资”的预测,引发业内广泛关注。
此次融资将主要用于阶跃星辰基础模型的研发,提升其多模态和复杂推理能力,并拓展C端应用场景,提升用户体验。这笔资金的注入,进一步巩固了阶跃星辰在大模型领域的领先地位。据多方消息透露,阶跃星辰或已成为2024年最后一家估值突破200亿人民币的大模型公司,这标志着中国大模型竞争格局的显著变化,也体现了其强大的技术实力和商业潜力。
目前,国内大模型赛道竞争激烈。智谱和阶跃星辰被视为“基座双雄”,专注于基座大模型的预训练和效果提升,并积极探索商业化模式。MiniMax主攻海外市场,月之暗面专注C端产品,百川智能则深耕医疗等垂直领域,各家公司战略各有侧重。
成立不到两年的阶跃星辰发展速度惊人。其在短短一年内从默默无闻迅速崛起,成为国内大模型领域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快速迭代能力:过去10个月内,阶跃星辰发布了11款基座模型,平均每月一款,展现了其强大的研发实力。Step系列大模型涵盖了从千亿参数到万亿参数、从语言到多模态、从理解到生成的全方位能力,其中Step-2在LiveBench榜单上排名全球第五,超过GPT-4o和Gemini-1.5,位列中国第一。
阶跃星辰的技术优势还体现在多模态领域。其Step-1V和Step-1.5V等多模态大模型在图像和视频理解方面表现出色,Step-1V更是在Chatbot Arena最新榜单中占据视觉领域中国大模型第一的位置。 这得益于公司强大的研发团队,团队创始人姜大昕博士曾任微软全球副总裁,核心成员包括计算机视觉领域ResNet二作张祥雨,系统负责人朱亦博则在大规模系统和万卡集群方面拥有丰富的经验,为模型训练的高效和稳定提供了保障。
在商业模式方面,阶跃星辰采取了“自研+合作”的策略。公司自主研发了智能助手“跃问”等C端产品,并与生态伙伴合作,例如与财联社成立合资公司“财跃星辰”,推出C端应用“AI小财神”,积极探索商业化路径,提升用户体验,为公司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总而言之,阶跃星辰的快速崛起,不仅改变了中国大模型市场的竞争格局,更展现了其在技术创新、人才储备和商业模式探索方面的综合实力。未来,阶跃星辰将与智谱等领先企业共同推动中国AI产业的蓬勃发展。